江苏省文明办与南通大学合作共建 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
文明南通
当前位置:首页  典型引领  文明南通
南通起凤社区有群热心人 有了烦心事找嬷嬷就对了
发布日期: 2019-06-19 阅读人数: 10

 “要不是有嬷嬷们,我一个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13日,手捧“无私奉献热情周到”锦旗,和平桥街道起凤社区居民谢邦用几乎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语言表达感激,只能一再说谢谢。老谢口中的嬷嬷们是起凤社区长青嬷嬷服务队,这是一支由20名党员和15名热心居民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

  起凤社区被居民们形象地称为“老人村”,社区内老人多、老小区多、困难户多。在8000名户籍人口中,老年人、残疾人占到近三成,高龄独居老人便有31人。嬷嬷服务队自2017年4月成立以来,便如春风一般,将温暖和爱送到社区的角角落落,他们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结对帮服40名高龄独居或半失能、半失智人员,小到打扫卫生、洗涮晾晒,大到陪护老人、送病就诊,温暖着“老老人”们的心。

  80岁的谢邦用患有膀胱癌,小儿子谢海龙是智力残疾人。前几天,谢海龙突然感觉肚子不舒服,老人连忙召回了在上海工作的大儿子,带着谢海龙到医院就诊。经检查,谢海龙患有肠息肉,需进行手术。大儿子因工作忙碌,弟弟手术后,为他请了个护工便赶回上海。谢邦用身体不好,想去照顾儿子却有心无力,只能向嬷嬷服务队求助。志愿者金明久夫妇等人轮流为谢海龙煲鱼汤、排骨汤,把美食带到病床前一口口喂给只能吃流质的谢海龙。当同病房的患者及家属得知,这些每天来照顾谢海龙的人只是他的邻居时,纷纷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对嬷嬷服务队而言,这样的服务是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的。每周至少两次,志愿者都要敲开自己结对的老人家门,帮他们买菜烧煮、梳头、剪指甲、打扫卫生等等。在志愿者心中,给老人送碗热腾腾的馄饨,帮老人晒洗被子,陪老人讲讲笑笑,桩桩都是小事,但是对于帮扶对象来说,这成为最开心暖心的时刻。

  “我们‘小老人’身体还算硬朗,我们有能力也愿意帮助那些已经遇到困难的‘老老人’。”起凤社区党支部书记周翠兰是长青嬷嬷服务队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长青嬷嬷服务队成立的起因是因为两个洋娃娃——那是2017年,周翠兰在走访89岁的高龄独居老人何维珍时发现,老人的床头放着两个洋娃娃。原来,老人平时生活很寂寞,把两个洋娃娃当作自己的孙子孙女,跟它们说话。老人的苦恼让周翠兰深受触动,经过她的宣传发动,一批像她一样热心的党员、居民聚集在一起,嬷嬷服务队宣告成立。周翠兰和她的姐妹们轮流去何维珍家,陪她聊天、给她做饭,有时候搀着出门晒太阳,何维珍老人失落的独居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家住起凤桥西巷的朱云泉已经82岁高龄,老伴患有帕金森,生活不能自理,由于病魔的折磨,老伴曾几次产生轻生的念头。朱云泉十分痛苦,和周翠兰说:“如果她走了,我也不想活了。”为解决朱云泉的困境,嬷嬷服务队不仅上门帮忙买菜做饭,给朱云泉老伴洗澡擦身,而且不停地劝导朱云泉老伴,鼓励她勇敢乐观地生活。今年5月,在嬷嬷服务队组织的春游活动中,朱云泉夫妇登上大巴车,第一次畅游南通新城。“原来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么好!”老两口表示,虽然在南通生活了一辈子,可已经多年没有好好看看自己的城市。老伴重燃了生的希望,不再寻死觅活。朱云泉激动地对周翠兰说:“她想通了,我也觉得生活有盼头了!”

  75岁的空巢老人徐慰如患有帕金森,一日三餐都由儿子、儿媳送来,可总有儿子、儿媳照应不到的时候。党员吴银珠与她牵手结对。从第一次登门,吴银珠就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老人床头,“你有事就打给我,一个电话我就过来。”两年间,吴银珠如亲生姐妹般照顾着徐慰如,洗头、洗澡、洗晒、剪指甲、打扫卫生等,她从不嫌麻烦。因为徐慰如出门就医不便,嬷嬷服务队还为她众筹了一辆新轮椅。

  冬天送围巾、夏天送清凉油,端午节送粽子,中秋送月饼……两年多的时间里,嬷嬷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和结对服务对象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共志愿帮服1500余人次。嬷嬷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真心、贴心、爱心演绎着精彩的“夕阳红”。

  本报记者 袁晓婕

转自:江苏文明网 http://www.jswmw.com/9658/201906/t20190617_62294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