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明办与南通大学合作共建 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
文明通大
当前位置:首页  典型引领  文明通大
研途助梦|“七彩周末课堂”志愿活动风采展示(五)
发布日期: 2025-05-01 阅读人数: 10

研途助梦|“七彩周末课堂”志愿活动风采展示(五)

NTU教科院研会2025年04月02日 14:24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会秉持莫文隋志愿服务精神和“情能兼修,厚德博学”的院训精神,持续推进“七彩周末课堂”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与紫荆花社区的“知心奶奶”们合作,为社区孩子提供作业辅导和主题PPT分享,寓教于乐,启智润心,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快乐充实的“七彩周末”。

同时,参与“七彩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意义非凡、受益匪浅,以下是本学期三月份参加活动的志愿者的心得与感悟,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研24教原唐俪倩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七彩周末课堂里辅导小朋友们写作业,更像是参加一场想象力派对。教分数时得用切披萨打比方,讲时间单位要扮成转圈跳舞的时针分针。看到诗妤的练字本时,我突然发现"休息"的"休"字在田字格里跳起了舞——左边的小人叉腰站着,右边的木头变成了棒棒糖。这就是和低年级孩子相处的日常,他们的橡皮擦总能把枯燥的知识擦出彩虹色。孩子们用沾着橡皮屑的小手递来作业本时,我总要先当十分钟夸夸团团长,这些蹦蹦跳跳的小老师让我重新发现学习的魔法。当妙涵骄傲地向我展示全对的数学试卷时,我突然明白:我们是在浇灌会开花的童年。


图片

研24学前周雨莎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七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像拆开一颗水果糖,永远不知道会尝到怎样的惊喜。记得教小宇认时钟时,他把时针分针画成赛跑的小人,短腿时针气喘吁吁地说"等等我呀";批改作文时,萱萱把春天的柳树写成"扎着绿辫子的害羞姑娘",橡皮屑里还藏着半片她悄悄擦掉的彩虹。这些水晶般透明的奇思妙想,总让我想起小时候蹲在操场边观察蚂蚁搬家的下午。最动人的是分发绘画纸的瞬间——孩子们的眼睛突然亮成星星,蜡笔在纸上奔跑的声音像下了一场彩色冰雹。当小轩举着画满外星文具的"未来书包"向我解说时,我突然发现:所谓教育,不过是蹲下来和孩子们共用同一盒蜡笔,在规矩的田字格边沿,一起画会飞的云朵。


图片

研24高教韦祎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为一名教科院的研究生,我始终相信“教育是点亮生命的火种”。选择成为志愿者,一方面是想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真正走近孩子们的成长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被“七彩周末课堂”的公益理念打动——它不仅是课业辅导的场所,更是一个让孩子们拓展视野、感受陪伴的温暖平台。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孩子们教会我用更单纯的视角看世界。当他们举着画说“老师,这是送你的彩虹”时,我感受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心灵的交汇。同时,在实践中我验证了“差异化教学”“游戏化学习”等理论的应用场景,比如用“数学跳格子”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加减法,这让我对教育创新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也更深刻认识到了社区教育的意义:看到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在课堂里绽放笑容,我更加意识到教育资源普惠的重要性。教育公平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我们躬身入局。


图片

研24小教朱纯楠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一次前往紫荆花党群服务中心都充满了期待,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愉快的笑脸,心里也不觉轻松不少。上课间隙,孩子们会讲述学校里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让我们和儿童的生活、心灵都贴近了不少。轮到我上《滋养心灵花园,编织多彩童年》时,起初是有些紧张的,担心课程会不会吸引不到孩子。但正式上课后,我的顾虑便烟消云散,一只只小手如雨后春笋般在课堂中冒出,积极的课堂不仅给教师,也给学生正向的反馈。社区的奶奶们也都非常和蔼,在她们的帮助下,我们才能顺利地完成一次又一次服务。在活动中,小朋友们开拓了眼界、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大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发扬了志愿服务精神,希望“七彩课堂”可以越办越好!


青春正当时,实践促成长。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七彩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持续进行中。身为青年学子,我们要争做时代先锋,博学广思,知行合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青春热血点燃爱的火炬。青春因志愿而精彩,因奉献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