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明办与南通大学合作共建 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
研究资料
文明南通
研究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研究资料
榜样表彰载体的时代变迁与红色文化传承
发布日期: 2025-06-01 阅读人数: 10

榜样表彰载体的时代变迁与红色文化传承

王迪钊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榜样表彰载体的形态随着时代主题变化、科学技术进步、党的建设需要以及地域风俗差异等因素发生了深刻变迁:在数量上呈现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在技术上呈现由实体向数字化转变,在制度上呈现由分散向体系化演进,演绎出榜样表彰载体形态的多维嬗变与创新发展。不过,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榜样表彰载体的内在特质却始终没有改变,呈现出典型性与荣誉性、实用性与美观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内在统一。当前,需要进一步挖掘榜样表彰载体的红色文化基因,讲好榜样表彰载体的红色历史故事,打造榜样表彰载体的红色文物场馆,创新榜样表彰载体的红色资源传播,让榜样表彰载体在新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正能量。

  关键词:榜样表彰载体;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榜样精神;红色文化传承




先进典型的宣传效果研究——兼议“好丈夫、好妻子”评选活动的有效性

张杨波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树典型、学榜样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人们并不清楚这些典型在树立之后产生的实际效果。既有文献只注意分析先进典型具备的各项特征,反而忽略了考察典型宣传的实际效果。通过分析广东省十大好妻子的先进事迹,发现此次评选活动在宣传过程中会受到社会大众心理情感状态、多元化社会价值观、信息渠道的可替代性与宣传主题的不同影响。研究结论不仅扭转了人们以往认为典型在树立之后肯定会产生预期效果的传统观念,而且部分证实了默顿和拉扎斯菲尔德的回飞镖效应的存在。

  关键词:树典型;宣传;效果研究;回飞镖效应;社会结构




大寨与小岗:农村典型建构及意义的再认识

陆益龙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摘要:大寨和小岗分别是集体化时代和改革转折时代的农村典型,对这两种对立典型的建构过程及意义的再认识,旨在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三农问题”。大寨以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创造的生产奇迹而被政治化地建构为集体农业的榜样;小岗则因无法实现集体合作而采取“大包干”的抗争行动而被建构为农村改革典型。两种截然不同的行动方式都被建构为先进典型,反映了典型建构存在逻辑悖论,这一悖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村庄有着自己的特质,农村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村庄和农民的自主选择。农村典型的意义在于价值弘扬,而不宜作为模版去推进复制。

  关键词:大寨;小岗;农村典型;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