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明办与南通大学合作共建 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
研究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研究资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发布日期: 2021-05-07 阅读人数: 6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和本质的提炼和概括。从前者的确立到后者的升华,是我们在价值观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的需要。只有全面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或生长点,才能使其更有针对性和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进步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破坏社会发展。

  第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理论是我们认识价值问题、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依据。首先,价值观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学界普遍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价值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之间此消彼长的复杂情况,但归根到底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产物。其次,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人类社会形态的兴衰更替,内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引起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并由此引起社会意识形态的代谢;即使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重大变革、调整,也会引起社会意识内部的某些变革,产生一些新情况、新意识。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同时带来了人们新旧意识的碰撞,有力地推动了新价值观的萌发。最后,价值观受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制约。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古往今来,人们总是要从自身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出发,去认识处理问题,而由于利益不同,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往往不同,乃至大相径庭。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积极能动地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为其巩固发展服务。历史上出现过的几种社会形态中,就经济结构而言,一般都存在着若干成分的所有制形式,从而产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而其中只有一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占统治地位,决定着该社会的本质和特点。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联系,在分配结构、分配形式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变,规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并且成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生长点。多种所有制经济关系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思想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生活,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但其中只能有一种思想观念或社会意识占主导地位,规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特点,影响着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换言之,中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作为在政治上、经济上居于领导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我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必须运用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优势,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倡导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倡导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或引领作用。这种引导、宣传应该是主动积极的,是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繁荣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特殊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类型,具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如求利目的、等价交换、竞争等,又有自身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这些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又容易诱发一些人萌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倾斜。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应在全社会倡导相应的价值观念,如义与利统一观念,竞争与协作统一观念,公平与效率统一观念,诚实守信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人类价值观合理因素的借鉴和吸取

  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各个民族的文化总是继承与创新的产物,而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是进行新的创造性劳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中国人民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前人创造的物质条件,同样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人类文明成果。胡锦涛同志在《求是》杂志2012年第一期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意识形式,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离不开中华优秀道德文化的厚重根基。总体考察,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农为主干成分的自然经济结构、经济组织上的血缘宗法制度以及文化氛围上的人文主义倾斜等等,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正是在如此众多因素相互激荡、相互作用下,中华民族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良文化传统,成为今天我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之源。

  中国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必须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具有鲜明包容性的开放体系,它必须且善于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不过,把自由平等博爱的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普世价值”原封不动地代替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下的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是不科学的,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其一,实践是价值观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理论,是在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展现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人民群众从事的社会实践本身就是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其二,社会实践需要价值观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蕴涵着价值目标、价值选择、价值评价等价值观因素。没有正确价值观引导就会失去正确价值导向,成为盲目的、毫无意义的实践。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完善,尤其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去实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是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就精神财富的创造来说,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从这个意义来说,人民群众是价值观的创造者、实践者,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是顺理成章的。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进步价值观是先进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在当代中国,领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核心任务。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能否成功,需要执政决策者组织、策划和实施,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通过核心价值观进行自我肯定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各族人民的自觉实践去体现和完成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类价值观的崭新类型,与历史上的价值观特别是与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相比较,它是崇高的、进步的、科学的价值观。它是道义与功利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普遍性与差别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从国情世情出发,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价值观合理因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诸多价值关系,集中表现在:个人与国家、社会、民族、人类的关系上,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中。


李春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秦丽君(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201256